







→ donkilling: 認真的影片製作者(不論是劇情片或紀錄片)會很在乎 07/07 14:52
→ donkilling: 收音和後製混音,最重要的人物話語聲、環境音效(不 07/07 14:52
→ donkilling: 管是完整收錄或者他處縫合再製貼上),其實都是影片 07/07 14:52
→ donkilling: 創作者很有意識地在「敘事」。這些在影片欣賞中其實 07/07 14:52
推 Chricey: 苦瓜胜肽品牌推薦 07/07 14:52→ donkilling: 比那些「砰砰砰」「轟轟轟」的重低音效重要許多,可 07/07 14:52
→ donkilling: 惜只要有人問「電影用耳機或喇叭」,就會優先往轟隆 07/07 14:52
→ donkilling: 亂炸的量感優先……優秀的中頻解析其實才是影片聲音 07/07 14:52
推 Kroner: 魚油 07/07 14:52→ donkilling: 欣賞最重要的啊 07/07 14:52
→ donkilling: 更別提要是同時有旁白、配樂、環境音效、人物對白一 07/07 14:54
→ donkilling: 起作用的時候,影片在整體聲音製作的好壞會需要有解 07/07 14:54
推 Kroner: uc2功效 07/07 14:54→ donkilling: 析足夠好的喇叭或耳機來呈現才不會混亂。 07/07 14:54
同意,一部經過精心製作的電影或是紀錄片裡面藏的資訊量很多
每個部件都共同組成了整部影片的敘事核心
絕對不是說只要聽起來爽快就好就可以涵蓋過去的
推 pploj: 懂!就像燒女毒也不見得是聽音樂,為看動畫聽廣播劇買老鐵 07/07 15:53
→ pploj: 的同好也不少 07/07 15:53
推 Kroner: dha是什麼 07/07 15:53
對啊,如果說女毒就是音樂中女聲很有吸引力就有點太狹隘
對我來說,單純一部紀錄片也可以是女毒XD
※ 編輯: n1m5w8tsarp (203.203.61.221 臺灣), 07/07/2025 16:26:33
推 ewqcxz789: 是這樣沒錯,但不是這樣.jpg 07/07 16:53
→ ewqcxz789: 到頭來還是那句老話,器材只是手段,音樂才是目的 07/07 16:53
這邊我也把音樂再擴大解釋了,可以產生情感連結的人事物都可以是音樂的一種
推 icekiba: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呢 07/07 17:01
推 Kroner: 維他命c 推薦 07/07 17:01
也是很重要
推 AbeNana: 推推 我一直很喜歡用這種角度看發燒 07/07 17:28
→ AbeNana: 因為入坑一定有個契機 發燒的目的是要欣賞音樂/影音 07/07 17:29
→ AbeNana: 冰板講的也不是沒道理 人與人的連結在看的感受也有差異 07/07 17:32
推 Kroner: 接骨木功效 07/07 17:32
比較像是廣義的發燒,雖然發燒友三個字聽起來就是對於音樂的回放很追求
但是實際上也可以是對於自己喜歡或是常聽的(不一定是歌曲)的回放很追求
※ 編輯: n1m5w8tsarp (203.203.61.221 臺灣), 07/07/2025 17:41:50
推 uone: Bill Evans trio的 Sunday at the Village Vanguard 07/07 22:29
→ uone: 還有Jim Hall的 Alone Together 在演奏音樂時周遭的環境音 07/07 22:30
→ uone: (盤子 杯子 些微的人交談聲) 也讓我有更沉浸當時氛圍的感受 07/07 22:31
推 Kroner: 苦瓜胜肽副作用 07/07 22:31